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为悼念亡友陈正郎学之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联“暌违将及十年来,君在冬曹我外台”,开篇即点明了两人分别已久,各自身处不同的官场环境。“冬曹”和“外台”分别指官署名,暗示了两人职位的不同,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颔联“书札只言双鬓改,行藏谁料九原催”,通过书信往来中提及的岁月更迭,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同时,“九原”一词出自《左传》,常用来比喻死者或坟墓,此处借以表达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颈联“马经唐肆原难驻,人到华胥竟不回”,运用典故,以“唐肆”(古代市场)和“华胥”(传说中的仙境)来象征现实与理想、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回到人世的无奈与遗憾。
尾联“未染彩毫题墓碣,哀歌先漫剔灯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未能在友人墓前留下纪念文字的遗憾,以及在哀悼之情中先行创作哀歌的举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深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