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再生的《不寐》描绘了一幅静夜思的画面。首句“残镫一点爇孤檠”,以一盏残弱的灯火照耀着孤零零的灯架,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门外萧萧落木声”通过窗外落叶的声音,增添了秋夜的凄凉与寂静。
“风动庭梅疏影乱,露凝修竹暮寒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的景象。风吹过,稀疏的梅花影子摇曳不定,而露水凝结在修长的竹子上,透露出傍晚时分的微寒。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淡淡的哀愁。
“支离瘦骨惟供病,牢落愁怀岂为情”直抒胸臆,诗人自比为病弱之躯,愁绪满怀,这愁并非单纯的情感,而是生活的困顿和内心的苦涩所引发的。
最后,“此夜酒醒魂断处,半帘明月梦无成”收束全诗,酒醒后,诗人仍处在梦境与现实的断裂中,半掩的窗帘外,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无尽的遗憾和失落,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病痛和愁苦,情感深沉,意境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