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恰似初生月,两口无一舌。
到了曲弯弯,把火入牛栏。
问他以手便斫额,猴黑谁知有猴白。
向后失目果然是,要见长人过深水。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五十四首。它以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一种哲理。首句“恰似初生月,两口无一舌”,比喻事物的初始状态,如同新生儿般纯净,尚未开口说话,暗示了无知或未被言语污染的状态。接下来,“到了曲弯弯,把火入牛栏”可能是指经历曲折的人生道路,将智慧或真理引入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牛栏,寓意深入民间,贴近生活。
“问他以手便斫额,猴黑谁知有猴白”运用对比,砍头的动作象征着对问题的直接质询,而“猴黑”与“猴白”则可能暗指人心的复杂,表面看去可能混沌不清,但其实隐藏着不同面貌。最后两句“向后失目果然是,要见长人过深水”进一步深化主题,失明后的领悟往往更深刻,要想理解高深的事物,必须像过深水一样,经历艰难和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机锋和深意。
不详
将成之山,不进一篑。老倒云门,坐而获利。
钓鳌钓鲸手段高,惯曾下海涉波涛。
缓放急收自得便,浮家泛宅何飘飘。
被里出指,水中露觜。屈指眼开,摇觜身起。
药病不相治,何须尽大地。
反笑老云门,失却娘生鼻。
尽却命根,方可关门。一挨一拶,电涌雷奔。
佛法水中月,耳里眼里说。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南北东西知几几。
尘尘三昧,钵饭桶水。云门眼中,者僧身里。
捏合起来无处藏,?著磕著埋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