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涯先生像后

我尝校公集,因知公素志。

近为作年谱,搜罗及轶事。

大抵公性情,和平而冲邃。

在官五十年,保全皆善类。

逆瑾覆纲维,百计社稷庇。

卓哉顾命臣,焉敢艰危避。

奈何罗侍郎,门生倡清议。

王陈踵讹谬,显与实录异。

元真观碑文,安知非作伪。

呜呼公致政,鱼菜不能备。

清操有如此,乃云徇禄位。

此像藏闵氏,上有癸亥字。

公年五十七,谨身殿初莅。

时和百司理,僚宰无猜忌。

公早抱隐忧,郁郁不得意。

苍生四海望,藐兹一身寄。

刘谢继去国,幼主付谁侍。

微公秉国钧,杨韩将奚置。

我过畏吾村,墓田久荒弃。

日暮牛羊来,无复狐狸睡。

草堂葺三楹,四围杨柳植,湫隘匪旧观,幽洁抵山寺。

燕许大手笔,拟作墓祠记。

孰更勒公像,一碑耿寒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法式善对西涯先生(即顾炎武)的敬仰与怀念之作。诗中通过描述作者校阅顾炎武的文集,了解到他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志向。诗人赞扬了顾炎武在官场上的公正无私,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力保全善良之人,并且对篡权者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然而,对于罗侍郎等人对顾炎武的误解和歪曲,诗人表达了忧虑,认为他们未能真正理解顾炎武的清廉节操。

诗中提到顾炎武致仕后生活简朴,清操可贵,却被误解为追求官位。诗人感叹顾炎武的墓地被遗忘,只有牛羊游荡,草堂虽经修缮,但仍显得简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西涯先生身后名声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公正地为他立碑,让他的形象永垂不朽。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顾炎武人格的深刻理解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收录诗词(42)

法式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涯晚步

微云刚压六街尘,芳草斜阳辨未真。

枸杞萝摩俱不食,樱桃芍药偶相亲。

松阴坐久须眉绿,山色餐多肺腑春。

惟有白鸥闲似我,沙汀晚立肯依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由黑龙潭至大觉寺(其一)

路转画眉山,一村湾复湾。

人家松树底,酒旆夕阳间。

牛拣碧阴卧,燕冲微雨还。

道人灌园罢,叉手药畦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由黑龙潭至大觉寺(其二)

恨未携琴至,空闻流水声。

古人不相见,山月此时明。

松老僧同瘦,竹阴天自晴。

烟蓑恐无分,徒抱著书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由黑龙潭至大觉寺(其三)

爱古赖无侪,残碑手自揩。

石香借泉漱,笋稚任花埋。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

丹砂不须炼,梨枣略安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