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其十三)

个个跨金毛狮子,人人骑独步象王。

文殊即是普贤,释迦倒骑佛殿。

罗汉不奈安身,普庵鼻孔辽天。

笑时只道善财痴,百一十城在这里。

摩耶腹内造楼台,一口吸尽西江水。

试问参方知不知,灵光运用从何起。

直须坚密处安身,释迦宝殿真如理。

形式: 偈颂

翻译

每个人都骑着金色狮子,独自驾驭大象之王。
文殊菩萨就是普贤菩萨,释迦牟尼倒骑在佛殿之上。
罗汉难以找到安稳之地,普庵大师的鼻孔直通天际。
笑时人们只觉得善财痴傻,他拥有百一十座城市。
摩耶夫人腹中建造楼阁,一口能吞尽西江之水。
请问修行者是否知晓,灵光如何运用,起源何处。
应当在坚固密实之处安身,释迦牟尼的宝殿蕴含真理。

注释

跨:驾驭。
独步象王:比喻高人或权威。
文殊:佛教菩萨名,智慧象征。
普贤:佛教菩萨名,行愿象征。
释迦倒骑:释迦牟尼倒骑在坐骑上,可能象征地位或状态。
罗汉:佛教中的修行者。
普庵:佛教僧人名。
善财:佛教故事中的人物,代表求法者。
一口吸尽:夸张手法,形容其能力非凡。
西江:古代中国的一条大河。
参方:向各方求教,修行者询问。
灵光:佛教中指智慧之光。
坚密处:指修行的高深境界。
真如理: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真理。

鉴赏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首(其十二)

空花水月,一纳无馀。

迷时四生六道,悟时一颗明珠。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十一)

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

若人解实相,于中无虚诳。

说与不说同,是即名最上。

实相未全融,语默空花同。

而复结空果,后进不能通。

何故不能通,缘师指落空。

依妄不归实,师子堕邪宗。

二妄相依堕,带累千万个。

因一人道虚,万类皆招祸。

不了却自心,只管说他过。

将谓佛法僧,也似陈行货。

倒床吃不得,苦痛忍难过。

晓夕无把捉,又见火轮磨。

始悔我自错,无福转加祸。

未得将为得,未證将为證。

妄想一刹那,果招沙劫病。

皆是自欺心,不依佛慧命。

六度未能圆,五戒犹未定。

口说一切无,贪嗔转增盛。

人问道如何,胡应全无性。

此不见性种,三界魔民虫。

众生若遭遇,万劫堕贫穷。

自坏他亦坏,自聋他亦聋。

自堕彼亦堕,自空彼亦空。

究竟还如佛,万像一镜中。

若能如是解,可表警凡笼。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十)

佛法无多子,久长难得人。

念念坚不退,堪作了事身。

不渭心外觅,堂堂本法灵。

十方佛共證,更不费精神。

普庵如是道,何患不圆成。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首(其八)

明朝遍入孤峰里,是处寻求不见师。

自古上贤难出手,为伊不肯淡工夫。

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著转迷途。

凡夫贪爱将为事,少得曹溪这老卢。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