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尹迁介叔(其二)

孙友太瘦生,相遇一何阔。

途穷欲改操,冉冉在故辙。

赠君七年艾,辄为儿女夺。

养生有标本,姑息良已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选择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

首句“孙友太瘦生,相遇一何阔。”以形象的比喻开篇,将久别重逢的朋友比作“太瘦生”,既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与距离感。接着,“相遇一何阔”则强调了重逢时的惊喜与感慨,阔别已久,再次相逢,那份情感的深厚与时间的距离形成鲜明对比。

“途穷欲改操,冉冉在故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描述了人在困境中想要改变现状,但最终还是回归到原有的轨迹上。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也有对坚守初心的肯定。改与不改,是人生抉择中的两难,而最终的选择往往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观与坚持。

“赠君七年艾,辄为儿女夺。”这一句转而谈论赠礼之事,七年艾是一种珍贵的礼物,象征着长久的友谊与深厚的关怀。然而,这份礼物却常常被“儿女”(可能指世俗的欲望或琐事)轻易夺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养生有标本,姑息良已末。”诗人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养生之道。他认为,养生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标本),避免过度放纵或姑息养奸(良已末),即不应过于放任自我,而应保持适度与节制,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建议,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友情、人生选择、生活态度以及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228)

刘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尹迁介叔(其三)

我有好诗酒,端为舅氏作。

陈遵见张竦,虽见不改乐。

小官未朝谒,日日事饮博。

书来托天真,笑我守糟粕。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寄尹迁介叔(其四)

二尹山东秀,一第安足贺。

滕侯荐鹗书,极口良未过。

青衫五斗米,所要脱饥饿。

自重士当然,蓄积非为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寄尹迁介叔(其五)

前年郭法曹,寓直经略院。

同时幕府归,独送两秋燕。

新书满百帙,铅椠老不倦。

他时淮南子,试为离骚传。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寄尹迁介叔(其六)

养志如养力,益峻在益砺。

大方略畦畛,小智私才艺。

古来要倔彊,槛折不可曳。

何谓薛赣君,小生敢相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