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

世岂无贤才,识寡昧所从。

遂令当路子,低昂槃涧中。

自昔重华氏,畎亩行将终。

吕望钓渭川,八十守固穷。

苟无唐与周,高栖竟乔松。

许由藉神尧,千载景遐风。

隐显恒因人,名实无异同。

贤圣不逢时,形迹如飘蓬。

揽辔遍中野,所见多樵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陇西行》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贤才在社会中遭遇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贤人的敬仰。

诗的开篇“世岂无贤才,识寡昧所从”,表达了对贤才在世间难遇知音的无奈与感慨。接着“遂令当路子,低昂槃涧中”描绘了贤才在社会中被埋没,无法施展才华的境遇。诗人通过吕望、许由等历史上的隐士贤人,来反衬现实中的贤才处境,强调了“自昔重华氏,畎亩行将终”的无奈,即贤才在未遇明主时,只能默默无闻地生活。

“吕望钓渭川,八十守固穷”一句,借吕望(姜太公)虽年老仍坚守贫困,等待时机的故事,表达了对贤才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苟无唐与周,高栖竟乔松”则进一步说明,如果没有遇到像唐与周这样的盛世,贤才只能选择隐居,如同乔松般独立于世。

“许由藉神尧,千载景遐风”是对许由(古代隐士)的赞誉,通过“千载景遐风”表达其影响深远。接下来“隐显恒因人,名实无异同”指出隐与显都是因人而异,名与实并无绝对区别,强调了个人际遇的重要性。

最后,“贤圣不逢时,形迹如飘蓬”表达了贤才在不同时代可能遭遇的困境,他们的命运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难以把握。而“揽辔遍中野,所见多樵农”则以诗人自身经历或想象,描述了在广阔的田野间,所见到的多是劳作的樵夫和农民,暗含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关注。

综上所述,《陇西行》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贤才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贤人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门行

相送出东门,生死各不知。

人生匪金石,保有重会期。

酌酒尽今夕,中心多所悲。

新好讵勿谐,猥未经岁时。

倾盖难如故,百然犹一疑。

风雨复晴霁,白日成阴霾。

眷言怀夙昔,始终思旧知。

往见管鲍交,旷久情易移。

岂况千万里,寒暑更相违。

此语安可道,默默空自惟。

形式: 古风

淮南王篇

淮南有小山,伤悼淮南死。

追忆未死时,求仙礼方士。

白鹿安可骑,黄鹤呼不已。

宾客数千人,所见皆徐市。

巨万填神山,连弩射海水。

今视犹昔然,岂但一秦始。

愚哉淮南王,误信少年子。

白刃临春风,八公竟何在。

姱修安馀龄,奚必睎久视。

形式: 古风

蝶蝶行

蝶蝶畏乳燕,乳燕良可畏。

不知天壤间,所遭皆燕类。

人亦尽蝶蝶,东西竟何拟。

明月照江山,幽谷终弗弃。

万物知所从,莫以形骸累。

劲翮随翱翔,高低各有位。

延促安天年,与夺岂人事。

委运吾自适,卒尔勿惊异。

持此为遨游,平生鲜违意。

形式: 古风

蒲生行

兔丝缘茑萝,玄鸟巢深屋。

所托岂不厚,常恐年运速。

松枯根叶萎,栋折春泥覆。

羽翼良可因,青云匪我欲。

不见兰与蕙,萍藻欣一绿。

荣瘁人不知,顾盼傥非俗。

春露谁为滋,秋霜鲜见毒。

白日从冥冥,红尘空逐逐。

凄风悲中宵,骤雨沉广陆。

蘼芜青复黄,兰蕙香断续。

盛衰各有时,何山无幽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