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知天风是也而未有用侧字者翌日圣俞为诗云月出断岸口照此别舸背独且与妇饮颇胜俗客对大为潞公所赏追用其语作侧字四绝平字梅花一篇(其一)侧字

久雨闭陋室,薜荔络败垒。

乙子语大慧,我听勿入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翻译

长时间的雨让简陋的小屋显得更加封闭,墙上爬满了薜荔,覆盖着破败的墙壁。
乙子向大智慧者讲述,但我并未全然倾听,只是听听而已。

注释

久雨:长期下雨。
陋室:简陋的房子。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常用于装饰或遮蔽。
络:覆盖。
败垒:破败的壁垒,这里指墙壁。
乙子:可能是人名,也可能代指某人。
语:讲述。
大慧:高智慧的人。
勿入耳:没有完全听进去,或者有意不深入倾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久雨之后,身处简陋居所,窗外薜荔攀附残垣,营造出一种沉寂而略带凄清的氛围。他与朋友梅圣俞讨论诗歌创作,提及古人有以平声字为主的诗歌,如枯桑知天风,虽独特但未见全用仄声字的例子。次日,梅圣俞创作了一首诗,其中运用了侧声字,以月光洒在江边小舟和夫妻共饮的场景,展现出不同于俗客对谈的雅趣。这诗得到了潞公的高度赞赏,于是郑刚中受到启发,也以侧声字为主题,创作了四首绝句和一篇以梅花为题材的诗篇。

诗中的“侧字”指的是诗歌中的仄声字,它们与平声字相间,增加了音韵的变化和节奏感,使得诗歌更具音乐性和表现力。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创作,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探讨和追求。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濛濛雨中春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

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

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

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

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网合。

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形式: 古风

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谩录于此过眼便焚切勿留

有人遗我建溪香,茶具邻家自借将。

亲磨无从亲付汝,一推惟是一回肠。

趋庭愧我缪知鲤,證父怜儿那得羊。

浅啜饭馀深自省,再生天地属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周希父

忆昨被严召,同时具行李。

海风九月寒,孤翮相次起。

扁舟下双溪,鼓棹共秋水。

览胜定徘徊,得酒对欢喜。

欲得骨髓奇,先后献天子。

六驭驻松江,端门昼高启。

披云就尧日,五色炫光炜。

孤根际春阳,生动自兹始。

抡材有时相,小大听所委。

茵冯忽东西,分此旧窗几。

公居陋室中,屋壁初料理。

人静夜灯孤,叶动声入耳。

数日皆大风,檐冰冻相倚。

坐想髯鬓逸,清吟不知己。

慎书缄锦囊,莫贵洛阳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