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北山

故人天末近如何,慷慨如同斫地歌。

日落万山连碣石,风高一雁下滹沱。

刘蕡下第文章贵,阮籍穷途涕泪多。

有约吟春驮细马,黄金台畔共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朴所作的《寄沈北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首联“故人天末近如何,慷慨如同斫地歌”,以“故人”开篇,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思念之情。“天末”二字,既描绘出友人所在之地的遥远,也暗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慷慨如同斫地歌”,则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激荡,仿佛在大地之上挥剑高歌,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颔联“日落万山连碣石,风高一雁下滹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夕阳西下,群山相连,与碣石相接,展现出辽阔的边塞风光;而高风劲吹之下,一只孤雁自北向南飞过滹沱河,这一景象既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又寓意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这孤雁一般,穿越千山万水,直达彼岸。

颈联“刘蕡下第文章贵,阮籍穷途涕泪多”,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刘蕡,唐代进士,因直言敢谏而未及第,但其文章却因此而闻名;阮籍,三国时期文学家,因仕途不顺而常流露出悲愤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一方面赞扬了刘蕡文章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阮籍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尾联“有约吟春驮细马,黄金台畔共婆娑”,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与友人相约,在春天里骑着细马,一同在黄金台畔纵情欢歌。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向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

曾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山馆啜茗

小廊吐岩腹,重重裹苍翠。

城堞浮湖光,市屋沈山气。

擎碗霄汉间,茗馨得微醉。

醉归不用筇,魂魂生羽翅。

形式: 古风

虞城舟中对雨偶成(其一)

篷舟纤雨绿缫烟,万缕吟丝绕梦边。

廿日晴山迟作态,东风吹湿杏花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虞城舟中对雨偶成(其二)

吴鲙香温酒一卮,蜀鹃啼冷橹双枝。

赤栏桥外垂垂柳,恼我归迟尚敛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常熟游兴福寺

幼读常建诗,神往破山寺。

此来日过午,挈伴寻初地。

寺僧笑相迎,琐琐询姓字。

我已如韩康,埋名厌居肆。

镇日爱看山,愿续霞客记。

百年祇须臾,浮生本如寄。

万方正多难,一老已忘世。

酒家何处有,山景谋一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