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九日渡澉浦纪事

甬东巢海盗,负固僭名号。

天子莫能诛,有司治不到。

辛壬越二年,粤寇肆悖暴。

同鼓楫浙流,龛赭间攻剽。

我家苦烽烟,澉浦乘孤棹。

何物扎红巾,片帆来海峤。

风急口乾呼,追奔闻轰炮。

两舟一索连,拔刀齐声啸。

但闻勿杀人,玉帛投所好。

伤哉馀手泽,无多存火燎。

兄子结同心,前向哀哀告。

盗酋似识我,破箧倾颠倒。

珠玉碎行行,半赴海若召。

海若渺无情,白浪长风扫。

片羽视吉光,零星拾泥淖。

冀彼所亡书,一一粥乡校。

句馀溪水通,合浦还珠妙。

舟子恸哭声,腥雨鼍龙吊。

暮色望家山,隐隐海神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许传霈的《七月九日渡澉浦纪事》描绘了海盗横行、战乱频仍的社会景象。首句“甬东巢海盗”直接点出海盗的活动基地,接下来通过“负固僭名号”、“辛壬越二年,粤寇肆悖暴”展现了海盗的嚣张气焰和官府的无力应对。诗人亲身经历战火,从“澉浦乘孤棹”到“风急口乾呼”,叙述了渡海时的紧张与惊险。

“两舟一索连,拔刀齐声啸”刻画了海盗间的激烈冲突,然而在“但闻勿杀人,玉帛投所好”中,透露出海盗并非全然无情,也有一定的道德底线。诗人感叹财物损失惨重,“珠玉碎行行”、“海若渺无情”表达了对家园被破坏的深深痛惜。

“句馀溪水通,合浦还珠妙”借典故寄托希望,期待失落的书籍能得以找回。最后以“舟子恸哭声,腥雨鼍龙吊”结尾,渲染出悲凉气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暮色望家山,隐隐海神庙”则以景结情,留下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既反映了历史动荡,又寓含了诗人对和平与文化的渴望。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维夏之什四章

维夏有霰,冬则雷兮。

赫彼灵台,猰㺄来兮,血人于隈兮。

维夏有雹,冬则烧兮。

赫彼阿阁,䲭枭遨兮,食母于筄兮。

人之血也,菑其所也。母之食也,谁育女也。

麟逝于碛,凤翔于野。彼苍者何。

人之血也,人之菑也。母之食也,育汝谁也。

麟戢其趾,凤揫其仪。彼苍者何。

形式: 四言诗

晓发澉浦走至角里堰

潮落泥滑澾,赤足步跋蹩。

年少不惯行,疾首齐蹙额。

空囊笑金尽,数家一被褐。

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半束残卷书,惟我宝衣钵。

遍地是干戈,畏彼道路夺。

息足村成市,盆鱼环泼泼。

秋阳烈如火,饮水疗焦渴。

流民本无家,撮米炊粗粝。

道旁相问讯,中心为恻怛。

石畔许徘徊,顿觉胸襟阔。

晚宿田夫家,炊烟起一抹。

桑绿处处蝉,养得天机活。

形式: 古风

嘉兴道中

一路烽烟惨,我来秋已初。

田原衰草地,人屋野禽居。

江冷随潮落,桑低认旧锄。

可怜鸣蟋蟀,犹自傍荒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夜泊洙泾见官兵

秋风晚来急,去国如敝屣。

孤帆数百里,未见人踪至。

忽闻鼓角声,江流齐赤帜。

灯火列万家,月色照车骑。

深夜不闻声,安问谁将帅。

浸晓独眺望,潮落东林寺。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