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生活的情景。"居僻恬无事,开轩挹晚晴"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安享闲适的状态,以及他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接下来两句"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则通过雨和风的形象,描绘出大自然的意境。这里的“雨耽”指的是细密而连续的雨,而“云脚重”则形容云层浓厚;“风约”则是说风轻柔地拂过,如同燕子轻盈的身躯。
"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和生命意义的淡然态度。即使家中有孩子争抢果实,也无需与外界交流询问生命的重大问题。
最后两句"每忧人载酒,剥啄打门声"则表现了诗人面对世俗之人的一个应对策略,即用酒来消愁,同时也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宁静和孤独。"剥啄打门声"中,“剥啄”可能是指鸟儿在树上啄食的声音,而“打门声”则可能是风吹动门扉所发出的声音,两者共同构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享受独处生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