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的《东轩即事》。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公务繁忙之余,于东轩闲坐,静思人生与学问的心境。
首句“公事缠弥旬,寸心靡敢放”描绘了公务缠身,时间紧迫,连片刻的放松也不敢的忙碌生活状态。接着“岂惟学古难,人欲诚易荡”两句,表达了学习古代学问的不易,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欲望容易泛滥的现实。
“昨宵拟见官,风雨不成往”描述了作者原计划公务结束后,想要拜访官员,却因风雨未能成行的情景。“偶此东窗下,暂然閒俯仰”则转而描写自己在东轩窗下,暂时得以放松心情,自由地思考和活动。
“遍阅旧时吟,静思新志向”表明作者回顾过去的作品,同时也在静心思考未来的志向和目标。“疑似寔自蒙,伊谁一指掌”则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困惑,以及寻求指引的愿望。
最后,“洙泗迹既陈,洛闽且绝响”引用了儒家经典中的洙泗、洛闽等地,象征古代圣贤的教诲已成过往,而“安得同志人,灵台期共养”则表达了作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修养心灵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反映了作者在繁忙公务与个人追求之间的思考与挣扎,以及对知识、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