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
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
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棠所作,名为《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和不甘平庸的心境。
"二十二三年,游秦复滞燕",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描述,勾勒出一种无奈与困顿的情绪。这里的“游”字暗示了诗人的漂泊生涯,而“滞燕”则表达了一种停滞不前的境遇。
"徒陪群彦后,自苦此生前"中,“徒陪”意味着随波逐流,没有立足之地,“群彦”指的是同辈或后进的文人,这里诗人感慨自己无法超越他们,而“自苦”则是对个人命运的不满与痛苦。
"径折啼猿树,岩荒喷月泉",这里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径折”表明诗人走在崎岖的小路上,不得不时常停留,以至于折断了啼猿之树(一种鸟类栖息的树)。“岩荒喷月泉”,则是用来形容环境的荒凉与静谧,泉水喷涌,如同月光般清澈。
"东堂曾受荐,垂白志犹坚"中,“东堂”可能指的是某种官方场所或学术机构,而“曾受荐”意味着诗人曾经受到过推荐或表彰。“垂白”则是形容头发已白的老态,“志犹坚”显示了诗人即便年岁已高,心中的抱负与决心依旧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回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个人才华得不到施展、生涯不得志的无尽哀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精神。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
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
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
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
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
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
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
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
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
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
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
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