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紫芝游西山

几番江上凭栏久,今在西山山里行。

天遣得随三客后,春来无此一朝晴。

方穿藤蔓寻源去,忽见烟霏趁步生。

幽鸟向人作清哢,似应知我有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在江边多次长久地倚靠栏杆,现在正走在西山的山路上。
上天安排我跟随三位友人之后,春天里从未有过这样连续的晴朗天气。
我正穿过藤蔓探寻水源源头,忽然看见烟雾随着步伐而生。
幽静的鸟儿对着我发出清脆的鸣叫,似乎知道我已经写成了诗。

注释

几番:多次。
江上:江边。
凭栏:倚靠栏杆。
久:长久。
今:现在。
西山:西山。
山里行:山路行走。
天遣:上天安排。
三客:三位友人。
一朝晴:连续的晴天。
穿:穿过。
藤蔓:藤蔓植物。
寻源去:探寻源头。
烟霏:烟雾。
趁步生:随着步伐产生。
幽鸟:幽静的鸟儿。
清哢:清脆的鸣叫。
诗成:诗已完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漫步的景象和心境。开头“几番江上凭栏久,今在西山山里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长期向往与现实中的亲身体验,表现出一种从城市到大自然的转变。

接着,“天遣得随三客后,春来无此一朝晴”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这里的“三客”通常指代岁月、疾病和死亡,而“春来无此一朝晴”则表达了对难得良辰美景的珍惜。

下片“方穿藤蔓寻源去,忽见烟霏趁步生”描绘了一种探幽访胜的情景。“方穿藤蔓寻源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深处探索的欲望,而“忽见烟霏趁步生”则是这种探索中所遭遇的意外之美,给人以无限遐想。

末了,“幽鸟向人作清哢,似应知我有诗成”两句,则揭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默契和沟通。这里的“幽鸟向人作清哢”是说隐蔽中的小鸟似乎在对诗人唱歌,而“似应知我有诗成”则表明这种自然之声已经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完成了一首诗篇。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抒情性质的山水田园诗,它通过对西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融入,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心灵平静的过程。

收录诗词(25)

杜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卷一六四

  • 字:子野
  • 号:小山
  • 籍贯: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225

相关古诗词

朱令招作社献

閒官得趁宰官行,农务村村早办耕。

燕子知时还记旧,社公合雨却成晴。

登坛饮福虽无称,割肉怀归似有情。

宿露尽披山历历,卖花人起欲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吴太博赴莆中

贵为五马只儒酸,都说先生大耐官。

去国十年虽已久,爱君一念不曾寒。

定知前辈如公少,好与今人作样看。

归日不须囊薏苡,有书堪录荔堪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胡季昭窜象郡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

论事虽小异,处心应略同。

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

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重宿紫芝

书窗隔湖水,寒气倍冯陵。

集宿因重到,新诗得再承。

月明山入坐,酒渴夜敲冰。

为尔二三友,令人去未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