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

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何必为简陋小巷而唉声叹气,豪门大宅能长久坚守的也很少。
祖先曾穿着衲衣担任要职,家族名声源于朴素的出身。
如果明白生死如过眼云烟,那么富贵并不比渔夫樵夫更胜一筹。
千百年后回首往事,一切都已成过往,这些忧虑在酒杯之外无处消解。

注释

陋巷:简陋的小巷。
朱门:豪门大宅。
寥寥:稀少。
衲衣:粗糙的布衣。
调鼎:担任重要职位。
野褐:朴素的衣物。
珥貂:出身高贵。
死生均露电:生死如同短暂的闪电。
渔樵:打鱼砍柴的农夫。
陈迹:过去的事情。
杯中:酒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事》,通过对贫富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首句“陋巷何须叹一瓢”揭示了即使在简陋环境中,也不必过于哀叹,暗示了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朱门能守亦寥寥”则指出富贵之家能坚守道义者实属罕见,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第三句“衲衣先世曾调鼎”通过家族历史,暗示了作者家族的荣耀与朴素的生活态度,表明了不慕荣华的家风。第四句“野褐家声本珥貂”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清高和对官位的看淡,即使出身显赫,也保持质朴本色。

第五、六句“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是诗人的人生观,认为生死如过眼云烟,富贵并不比渔夫樵夫的生活更值得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智慧。最后一句“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认为一切都会成为历史,真正的消解应在内心而非外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富贵的淡然态度,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感事

清班曾见六龙飞,晚落天涯远日畿。

边月空悲新雪鬓,京尘犹染旧朝衣。

江山壮丽诗难敌,风物萧条醉绝稀。

赖有东湖堪吏隐,寄声篱菊待吾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感昔二首(其一)

三著朝冠入上都,黄封频醉渴相如。

马慵立仗宁辞斥,兰偶当门敢怨锄。

富贵尚思还此笏,衰残故合爱吾庐。

灯前目力依然在,且尽山房万卷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感昔二首(其二)

五丈原头秋色新,当时许国欲忘身。

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以南惟一人。

往事已如辽海鹤,馀年空羡葛天民。

腰间白羽凋零尽,却照清溪整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感贫

经岁无兼味,穷冬止破裘。

翁将贫博健,儿以学忘忧。

士固安天命,吾宁为食谋。

八荒如可望,时亦上高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