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一)

红尘鞍马红亭路,天涯一望无穷。

长安日下楚云东。鸣鞭杨柳陌,分袂杏花丛。

离拍易终人易散,佳人玉箸啼红。

今宵明月与君同。愁心闻唳鹤,倦寝听归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其一》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首句“红尘鞍马红亭路”以红尘与红亭相映,暗示了繁华与离别的交织,展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天涯一望无穷”渲染出广阔无垠的空间,增添了离别的苍茫感。

“长安日下楚云东”借长安和楚地的地理距离,寓言了主人公与亲友之间的遥远,而“鸣鞭杨柳陌,分袂杏花丛”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杨柳和杏花,描绘了离别时的春色凄凉,鞭声和花香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

“离拍易终人易散”表达了音乐结束后的瞬间,人们的情感也如同乐曲般消散,而“佳人玉箸啼红”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因离别而泪流满面的形象,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今宵明月与君同”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愁心闻唳鹤,倦寝听归鸿”则以鹤鸣和鸿雁南飞,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离合的感慨。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

池北池南新绿,树头树底残红。多情休怨雨和风。

东君元是客,归去自匆匆。

怅望鸳鸯别浦,萧条翡翠芳丛。梦回香冷酒微中。

杜鹍声不断,帘外月朦胧。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鹧鸪天(其一)

宝树林中碧玉凉。西风又送木犀黄。

开成金粟枝枝重,插上乌云朵朵香。

依绣阁,傍银塘。广寒宫里白云乡。

迥砧横笛声初断,坠露流风夜正长。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

曲阁飘萧一夜风。名花零落五铢红。

卜欢有信占今夕,买赋多情出后宫。

朝暮朵,浅深丛。翠帏丝障锦帘栊。

汉江游女愁多露,春在昭阳日影中。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南乡子(其一)荆州元夕

玉笛送残梅。片片随风入镜台。

台下新妆传玩处,徘徊。腊尾春头恨几回。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