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钱杜探访谷口隐士郑子真的情景。他来到一个宁静的茅庵,环境清幽,没有尘世的纷扰。诗人喜欢这里的山水与烟霞,与志同道合的高人结交,一同品泉论道,修行悟道。在潭边,僧人归去后留下一只破钵,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禅修的痕迹;松树上挂着龙鳞般的松果,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诗人在这里度过清闲的时光,甚至打算带着盛水的圆瓢,选择此地作为邻居,过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净化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喜爱。钱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中的静谧与禅意,传达出他对清凉禅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