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嘉燧的《八月中秋示鲍甥将赴扬州》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鲍甥的深深关切和不舍之情。首句“子行无复倚门亲”,描绘了鲍甥远行后家中亲人倚门翘望的情景,流露出亲情的牵绊与失落。次句“相见何堪涕泗频”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鲍甥分别时的悲痛与泪水。
“歧路残春长断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独,暗示通信的困难和思念的漫长。“一家圆月正伤神”以中秋圆月象征团圆,反衬出家庭分离的哀伤。接下来,“还山已荷埋身锸”表达了诗人对鲍甥未来的担忧,希望他能平安归乡,甚至暗示可能会有埋骨他乡的可能。
最后两句“隐阁仍危塾角巾”暗指鲍甥远离家乡,投身仕途,而“寄语江边杨柳树,自今愁作渡江人”则是诗人以江边杨柳寄托思念,告诉鲍甥自己将因思念而成为那渡江的忧愁之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