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参议送练春红二枝

玉堂老仙玩幽独,闭户无人似初溽。

倚阑岸帻领孤芳,蔌蔌轻红冠群绿。

化工有意卑凡卉,积李崇桃空眩目。

争先斗巧等堪怜,已向东风尽驱逐。

此花清妍净如洗,收拾馀春傲荣辱。

何郎汤饼徒试妆,太真温泉空赐浴。

天然生色铸真态,亭午低头睡初足。

谁言花后最奇绝,我怪酪奴能污触。

嫣然一笑奉清欢,莫把金尊歌别鹄。

并刀妙剪骈头来,珠露淋漓袖新蹙。

似嫌凡子多京尘,却恨高人付流俗。

微风澹荡新雨生,强拭愁容吐残馥。

拟将色笔写清意,绮语非工那忍渎。

徘徊中庭月过半,翠袖娟娟泣寒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袁桷所作,名为《谢王参议送练春红二枝》。诗中描绘了对一枝春红花的赞美与欣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诗的开头以“玉堂老仙”为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描述了这枝春红花在幽静环境中独自绽放的情景。倚靠栏杆,头戴轻红,身披群绿,展现出花的独特魅力。诗人进一步指出,大自然赋予了这花不同于普通花卉的特殊色彩和姿态,仿佛是特意为了展示其独特之处而存在。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两位与花相关的著名女性——何郎(何逊)和杨贵妃(太真),暗示了这枝春红花的非凡之处。接着,诗人赞美了花的自然美态,即使在正午时分也显得慵懒安详,仿佛在享受午后的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这枝春红花的特别喜爱,认为它比其他花更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人甚至想象着用色彩丰富的画笔来描绘花的清雅之气,但又担心过于华丽的文辞会玷污了花的自然之美。最后,诗人站在月光下的庭院中,看着这枝花,似乎感受到了它的哀伤与寒冷,表达了对花的深深同情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红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独特性的赞美。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络马图

秋原苜蓿肥云屯,帖帖此马和且驯。

属车效驾岂在力,愧汗绝足追奔尘。

良哀不生造父往,公子毫端意悽怆。

虞渊逐日终饮河,出门加鞭奈尔何。

形式: 古风

寄南剑李士弘使君

水云离离千叠峰,海日如镜行天红。

使君新沐坐清樾,笔底丘壑生阴风。

玉兰之花不受触,日给飞泉三百斛。

高舂打衙人不来,鹤立苍苔动新绿。

形式: 古风

㶟阳张节妇瓶中杏枝著花因赋

陶人妙合阴阳机,冻壶顷刻回芳菲。

盈盈绿房缀冰蕊,玉蝶婀娜穿帷飞。

佳人蓬鬓不下堂,手绣孤凤横匡床。

宝刀剪缯试春色,翠袖惨澹颜无光。

乌头可白珠九曲,造物深知怜不足。

故应试此一枝春,点缀扶疏惊众目。

君不闻天上瓢,髯龙平陆成波涛。

又不闻壁间壶,两曜瞬息如跳珠。

《齐谐》茫昧不可诘,炯目看朱动成碧。

张氏之壶如截肪,真火鍊质千年刚。

枯根借润表贞志,慎勿语怪,归荒唐。

形式: 古风

同子唯赋水车

挈瓶之智诚有馀,抱瓮之劳亦良苦。

何人尝巧抉天机,河伯逡巡鱼鳖舞。

昂昂长身卧塍岸,卷地翻涛敌骄暑。

谁云龙骨化梅梁,未信鱼身作桥柱。

萦纡香轮过流水,突兀云梯卷清雨。

横陈歌板促纷纶,倒流谷帘声龃龉。

东家馌妇颜色恶,步步生莲空媚妩。

阳乌流烁汗成浆,平陆须臾涌银乳。

推移燥湿意本同,窃夺阴阳天所怒。

人言无踵能自至,跬步周旋路修阻。

不辞满眼看黄云,岁晚论功付梁梠。

君不见田舍翁,年年苦辛与我同。

天寒破褐厌糠覈,仰视屋壁知谁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