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十首(其四)

万寿炎方果,朝来叶渐添。

摇风重夏扇,遮日却湘帘。

虚质抽茎直,苍皮着子黏。

书斋终藉汝,地窄不伤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花园中一棵果实累累的老树,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的循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树在秋季的景象。

“万寿炎方果”,开篇即以“万寿”二字,赋予果实以长久的生命力,暗示这棵树历经岁月,依然生机勃勃。“炎方果”则点明果实成熟于炎热的夏季,为后文描写果实的丰富和成熟做铺垫。

“朝来叶渐添”,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叶逐渐繁茂,为老树增添了生机。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

“摇风重夏扇,遮日却湘帘”,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老树的叶子比作扇子和帘幕,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微风中的摇曳和遮挡阳光的情景。通过“重夏扇”和“却湘帘”的对比,既表现了夏日的炎热,又突出了老树对环境的影响。

“虚质抽茎直,苍皮着子黏”,进一步描绘了老树的形态特征。虚实结合,既有老树内部空洞的质感,又有其挺拔直立的姿态;苍老的树皮上粘着果实,既展示了岁月的痕迹,也体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书斋终藉汝,地窄不伤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棵老树的深厚情感。它不仅为书斋提供了阴凉,还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人们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即使空间有限,也不妨碍它发挥自己的作用,展现出老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老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秋园十首(其五)

小雨才收点,高林渐透光。

风摊书满案,水载月摇墙。

清簟凉消酒,深炉夜贮香。

贫居多所累,笔砚为人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园十首(其六)

近郭非吾意,为园亦有初。

本无锥可立,差免穴而居。

就架扶丛菊,分泉育小鱼。

今年盐价长,不必莳瓜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秋园十首(其七)

以管窥能几,深疑甘石经。

日中开叠晕,天午见孤星。

赤地兼秦晋,流人尽梗萍。

海隅今得雨,稽首谢高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秋园十首(其八)

王子罗浮去,空斋倍寂寥。

月悬高卧榻,风响饮泉瓢。

晚实林方茂,春红卉尽凋。

宵来唯独啸,鸾鹤未堪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