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金陵闻笛》由清代诗人陈宗琥所作,描绘了金陵(今南京)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曲笛声悠扬于空旷的宫殿遗址之间,引发人们对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的感慨。
首句“六朝宫秩夕阳横”,以“六朝”指代金陵的历史辉煌,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它们都在此建都。夕阳横斜,既点明了时间——傍晚,也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夕阳的余晖与历史的沧桑交织在一起,为整首诗奠定了怀旧的基调。
次句“何处歌楼弄笛声”,则将读者的思绪从历史的长河中拉回到现实,想象着在某个不知名的高楼上,有人正在吹奏笛子。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或许是对过往的怀念,或许是对于当下境遇的感慨。笛声与夕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后两句“杨柳秋来不堪折,莫将愁思乱江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天的杨柳,本就容易引发人的离愁别绪,更何况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刻。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通过杨柳的脆弱与易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同时,“莫将愁思乱江城”一句,既是诗人对自身情绪的自我劝慰,也是对听者的一种提醒,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不要让愁绪弥漫整个城市,影响到更多人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笛声、杨柳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