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八景

山高树老与云齐,一径斜穿步欲迷。

人迹贪随岩鹿隐,歌声喜和野禽啼。

悠扬入谷音偏远,缭绕因风韵不低。

刈得荆薪偿酒债,归来半在日沉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首句“山高树老与云齐”,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之高峻,树之古老,仿佛与天边的白云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一径斜穿步欲迷”一句,通过行人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人迹贪随岩鹿隐,歌声喜和野禽啼”两句,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追逐着岩鹿的脚步,融入自然之中,而他们的歌声则与远处的鸟鸣相互应和,构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悠扬入谷音偏远,缭绕因风韵不低”两句,则通过声音的远近变化和随风飘荡,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既遥远又清晰,既有韵律又不失自然之真。

最后,“刈得荆薪偿酒债,归来半在日沉西”两句,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劳作后的满足与悠闲。通过“刈得荆薪”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勤劳,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归来半在日沉西”则以夕阳西下为背景,赋予了整个画面以时间的流逝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8)

秦士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彰化八景

缥缈孤亭荡碧天,游人得到俨登仙。

举头万里晴光彻,笑指千岩秀色悬。

云去云来风片片,鸟飞鸟落水田田。

纵观沧海尘寰远,一点征帆一点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彰化八景

山城竹郭雨霏霏,郭外青山湿翠微。

冷雾埋林藏半线,浓烟扑地锁重扉。

燕穿深巷频频语,鹭下寒塘缓缓飞。

白发番黎寻乐计,披蓑学坐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宁十咏

晓来吹角彻苍茫,鹿耳门边几战场。

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

楼船将帅悬金印,郡县官僚辟草堂。

使者莫嫌风土恶,番儿到处绕车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宁十咏

州县功名宁复论,承家世受国深恩。

拂须自昔轻参政,强项从来动至尊。

客去留诗鱼挂壁,吏閒无牍雀罗门。

韶光抛掷真堪惜,野杏春深落满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