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全无客到掩庵扉,冷暖心肠袛自知。
贫欠饭租难乞米,午亏睡课且裁诗。
已伤刃自惊逢敌,多病人难更说医。
强半工夫付诗轴,独惭骑吏立门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词风影响下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孤独和贫困,以及对个人修养与文学创作的执着。
"全无客到掩庵扉,冷暖心肠袛自知。"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幽静而冷清的生活图景,诗人隐居于深山或荒村,没有访客,门扉常闭,内心的冷暖只有自己明白。
"贫欠饭租难乞米,午亏睡课且裁诗。"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经济窘况,由于贫穷无法支付粮食费用,即使是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米也难以获得。同时,诗人还在午休时偷闲作诗,这不仅反映出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态度。
"已伤刃自惊逢敌,多病人难更说医。" 这两句暗示了诗人的身心状态,他可能有过身体上的伤痛,对于治疗自己的多种疾患感到无奈和困惑。
"强半工夫付诗轴,独惭骑吏立门时。"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尽管投入了极大的努力,将作品珍藏在诗轴中,但在外界的评判面前,诗人仍感到羞愧难当,尤其是在官府吏员来访时,那种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感觉更加强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一个隐逸者在物质贫困与精神丰富之间挣扎的情形,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不详
春来秋去锁烟扉,此境人间不易知。
强遣忧愁须藉酒,巧传消息却因诗。
生缘有累难除药,性本无为不用医。
苦乐从来略相对,乘车须记饭牛时。
生疏僮仆贱,颜色病妻同。
定有明人眼,真烦寿乃翁。
仙曹歌法曲,词伯缀秋风。
不是人间谱,霓裳堕月中。
病逐秋风至,年随塞草衰。
家如百年梦,身入四愁诗。
北焙联圭璧,南薰润岳池。
斋房多胜事,可但滑琉璃。
客路元来促,春情本自长。
送愁谁纳款,遣癖又无方。
失性陪飘雪,凋颜自染霜。
吟君春雨句,萦拂为牵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