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

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清晨鸡鸣时骑马过河桥,这和东方都城赶早朝无异。
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你还在熟睡中,相比之下,你的生活并不算悠闲自在。

注释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
过:越过。
河桥:河边的桥。
何异:有什么不同。
东都:古代对京都的称呼,这里指洛阳或长安。
赴:前往。
早朝:古代官员清晨上朝。
红日:红艳的太阳。
已高:已经升得很高。
犹:仍然。
熟寝:熟睡。
比:比较。
君:您,指对方。
殊未:并未,完全没有。
逍遥:闲适,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赶赴朝堂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情景将紧迫的心情和匆忙的步调展现得淋漓尽致。"鸡鸣上马过河桥"一句,以清脆的鸡鸣声作为时间的象征,同时也点明了行进的急促,通过上马过桥的动作传达出一种紧迫感和节奏感。接下来的"何异东都赴早朝"则是将自己赶赴朝堂的情景比喻为古人东都赴早朝的场面,既表明了诗人的职责所系,也映照出了当时官员早朝的紧张氛围。

接着的两句"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则是对比的手法,通过与他人(君)的比较来强调自己的不易和忙碌。"红日已高犹熟寝"形象地描绘了一些人还在沉睡之中,而诗人却已经早早起床开始工作的场景;而"比君殊未得逍遥"则是直接表达了与他人的不同,强调自己并未享受到片刻的悠闲和放松。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比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忙碌而又不得逍遥的职场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官员们早朝的严格要求和紧张节奏。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花庵二首(其二)

谁谓花庵陋,徒为见者嗤。

此中胜广厦,人自不能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花庵二首(其一)

谁谓花庵小,才容三两人。

君看宾席上,经月有凝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花庵诗寄邵尧夫(其二)

自然天物胜人为,万叶无风绿四垂。

犹恨簪绅未离俗,荷衣蕙带始相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贡院中戏从元礼求酒

顾我虚罍耻,知君馀沥多。

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