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年八十五诵经度僧今五十八年一室翛然日诵法华数过因题壁间

事随过眼尘常静,愁不关心梦更清。

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世事如过眼云烟般平静
忧虑不再萦绕,梦境更加清澈

注释

事:世事,指世间的事情。
随:跟随,这里指流逝。
过眼:眼前掠过,比喻转瞬即逝。
尘:尘埃,比喻世事的短暂和无常。
常静:常常保持平静。
愁:忧虑,烦恼。
不关心:不再放在心上。
梦:梦境。
更清:更加清晰。
八十五年:指很长的时间,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年龄。
香火社:佛教中供奉佛像或神灵的地方,也指修行的团体。
残经:残破的佛经。
七卷:七卷书,可能指佛经的数量。
席平生:一生的时光,全部用来研读经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迈老僧的平静与超脱。开篇“事随过眼尘常静”,表达了老僧对世间纷扰已经看淡,不再为之所动。紧接着“愁不关心梦更清”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宁静,仿佛连梦境都已超然。

下句“八十五年香火社”,则是老僧晚年的写照,他在这个年龄依旧坚持着诵经之事,显示出其对信仰的执着与专注。接着“残经七卷席平生”表明老僧一生中虽然只剩下了几卷残缺的经书,但他仍然平静地面对生命中的不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现出老僧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高尚境界。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王洋对于佛法修持的一种赞美与向往。在这静谧中,岁月流转,而老僧的心灵却如同古井无波,清澈见底。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县圃得梅花因成五绝(其一)

天工施春不爱惜,乐与枯槎借颜色。

岁寒日晚律候严,已遣南枝报消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自县圃得梅花因成五绝(其三)

春风欲转非容易,选取一枝作先使。

试看欲发未发时,似与东君说心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舟宿南尉岸下夜夕不寐思丁老小山戏成长韵

积少自成多,一元陶万类。

破大可作小,壶中有天地。

果谓真无穷,百虑同一致。

若曰一毫芒,万里鹏垂翅。

变化无定形,古今俱幻事。

老丁习真观,幻事亦不弃。

输财买幻人,放意穷幻智。

发屋仰偷天,凿泉下汲繸。

慌惚幻峰峦,共疑无足至。

妻儿固俱贤,未免虑憔悴。

拒谏设科条,纵语终莫遂。

相顾色惨怛,但未垂怨泪。

老丁恐败事,往往阳怒恚。

共知无奈何,奇计亦多秘。

托言有鬼神,疾病果作祟。

要盟质诸天,庶得捐惊悸。

老丁如不闻,嬉笑无畏忌。

起语家人言,常数不可避。

吾老嗜奔湍,且可幻吾戏。

战败岂吾过,时有利不利。

子无徒面从,背我乃窃议。

我意终不移,毕命乃殊嗜。

吾闻利有幅,盈舒如在器。

老丁自治产,费金亦其意。

得侯既自我,失侯亦何愧。

万事怀中宽,目前同一醉。

更须稍进功,有为俱有累。

一静胜百为,壮士屈伸臂。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观中芙蓉盛开

秋木日动摇,秋容日脩整。

况复白琳宫,焚香事幽屏。

胡为彼美人,犯此清净境。

仙官俨环佩,注目朝倒景。

岂容正法眼,泛爱冶色靓。

得非叶太清,宿念未灰冷。

北斗春已足,三山梦初醒。

曰鳞贵女子,俗目未可骋。

惯听步虚词,生便浮馆静。

那知羽衣人,文成伪心猛。

记语东方儿,偷桃不可幸。

共待月满除,萧萧散疏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