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将军歌题刘公㦷所作传后

乙将军,真天人。烈如南霁云,又如雷万春。

冒重围,入孤城,出孤城。

部领二百骑,出入风雨旋雷霆,谁能从之曰张衡。

将军起列校主将,陷阵单骑拔之推,主帅上马短兵接战身步行。

乙将军,真天人。初?黄得功,后?史道邻。

面中飞矢屹不动,扬州化作睢阳城。

将军战死旧城下,谁能传之昌黎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乙将军”为对象,描绘了一位英勇非凡的将领形象。诗中将乙将军比作“天人”,并以南霁云和雷万春来衬托其勇猛。通过描述乙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如冲破重围、深入敌阵、单骑救主等情节,展现了他超凡的战斗能力与忠诚精神。

诗中还提到乙将军曾带领二百骑兵,在战场上如同疾风骤雨般穿梭,展现出了极高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乙将军的部下张衡,以及他面对箭矢如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定意志,进一步凸显了乙将军及其团队的英勇无畏。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乙将军在扬州战役中的表现,将其与历史上的名将黄得功和史道邻相提并论,强调了他在军事行动中的卓越贡献。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乙将军战死后无人能传其事迹的遗憾,希望有如韩愈这样的文学大家能够记录下他的英雄事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乙将军英勇事迹的描绘,赞美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事迹被遗忘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4)

殳丹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学画于汤子三年见其画水入妙自谓颇得其意作画水歌

宋公画山得山骨,五百年来纸犹湿。

米公画山不画山,晴天雨天推烟鬟。

汤子画水亦如此,十日五日袖五指。

忽然倒峡与奔流,幻出澄江对窗几。

画涛画雪兼画冰,低头听之声泠泠。

老人事过即忘却,惟此欲忘心不能。

古来多少餐霞客,误落尘中人不识。

汤家水,米家山,只在虚无缥缈间。

说与世人皆大笑,五百年来称二妙。

形式: 古风

送徐臞庵游天目二首(其一)

送君西去踏丹梯,直上青天白日低。

云海茫茫看不辨,一条界破是苕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送徐臞庵游天目二首(其二)

千峰竹共万峰松,古寺门前布虎踪。

惟有道人逢客至,登楼一打报山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田家女儿行

田家女儿年十六,卖作青衣向人哭。

自言数世居南村,纺绩为生治杼轴。

去岁田荒稼不登,一春八口无饘粥。

今年官税急难供,东西叫号惊里族。

?胥门外呼一声,鸡犬仓皇上墙屋。

小儿闻之走床下,老人见之徒侧目。

向前哀告且莫嗔,朝来女儿还枵腹。

本欲留君无一钱,脱粟不能况酒肉。

白头老翁筋力衰,此去何堪受鞭扑。

愿鬻此女为人奴,老人幸免捐沟渎。

托身无过钱千贯,待价岂期珠百斛。

提笼采桑忆昔时,短发未许施膏沐。

叹息此夜朱门深,老父不知何处宿。

高堂置酒歌者谁,华筵夜半鸣丝竹。

闭户那得闻呻吟,多少离魂依草木。

爪牙之吏虎而冠,谳狱未终问钱谷。

孤村茅舍烟火稀,深山旷野虚樵牧。

里中健儿从征徭,三年不归如逐鹿。

太平天子昔何时,稻粱初肥春酒熟。

好雨既至农桑閒,五月蚕茧成衣服。

于今十室九已空,弱者死亡强者戮。

吁嗟乎此生已矣勿复言,吾将归去青山饭黄犊。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