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五)

涟洏竟何益,誓将求四方。

崎岖指东广,迢递转西江。

行行异川陆,冉冉变温凉。

层峦翳云日,巨浸腾蛟龙。

畏途良险艰,十步九徬徨。

谁谓君门远,万里终能通。

陈情叩阍陛,昩死干贤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艰难与执着。开篇“涟洏竟何益,誓将求四方”表达了对现状的质疑和对远方的向往,决心踏上寻觅之路。接下来“崎岖指东广,迢递转西江”,以地理上的艰难旅程象征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行行异川陆,冉冉变温凉”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变化,暗示着人生境遇的多变。而“层峦翳云日,巨浸腾蛟龙”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寓含着希望与力量。

“畏途良险艰,十步九徬徨”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困难时内心的犹豫与恐惧,但紧接着“谁谓君门远,万里终能通”又展现了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即使路途遥远,也终将到达目的地。

最后,“陈情叩阍陛,昩死干贤王”表达了向权威或更高层次寻求帮助的决心,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体现了对正义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内心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与坚持,以及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六)

贤王任孝理,下令许迎归。

谁知病已革,不绝仅如丝。

吁天代以身,刲股持作糜。

张目忽能视,言动如有知。

濒死得一见,惊号更相持。

哀声彻天地,旁人亦酸悲。

形式: 古风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七)

酸悲复呜咽,哀哉终陨绝。

本图得生还,岂料是死别。

衔哀理归柩,水舟仍陆辙。

江湖多风涛,溪谷深雨雪。

间关几千里,终焉祔先穴。

山高亦有崩,水深亦有竭。

孰知哀慕心,终天不可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桃庄行

桃庄西头多古墓,下冇死人常不寤。

墓前松柏尽为薪,墓下牛羊时满路。

牛羊下上牧竖歌,古碑无字空峨峨。

棺中白骨萦烂草,殉瑶知入豪门多。

豪门豪门心未巳,犹课僮奴日侵毁。

辇石取泥无厌时,古墓为田新墓起。

劝君为墓当益固,愿君莫学桃庄墓。

形式: 古风

画马歌

房星之精化为马,肉騣连钱满天下。

世俗宁知骥与驽,善相方皋一何寡。

君看画马自有真,能通相法方入神。

骊黄牝牡不足辨,天机内解斯其人。

腾骧饮龁逐水草,笔端幻出龙驹岛。

雄姿矫矫长风生,逸气棱棱飞电扫。

老眼摩挲忽惊起,便欲驱之涉长道。

君不见曹韩已往不复生,吴兴死后无丹青。

天闲龙媒十万匹,谁能起之图尔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