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痴绝儿童不耐穷,搓酥缀蜡竞销镕。
如何见得真风度,须索天工岁一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诗人廖行之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生活。"痴绝儿童不耐穷",形象地写出儿童对于贫穷的难以忍受,他们的天真烂漫中流露出对物质富足的好奇和渴望。"搓酥缀蜡竞销镕",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示了孩子们在玩耍中,可能是在制作或模仿某种工艺,如搓揉酥糖、粘贴蜡烛,甚至将其熔化,体现出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探索精神。
"如何见得真风度",诗人借此思考,真正的美好风度并非来自物质的丰富,而是内心的修养和品格。"须索天工岁一逢",这里的"天工"指的是自然的造化或是上天的恩赐,而"岁一逢"则暗示着这种美好的时刻并不常有,需要珍惜和期待。整体来看,这句诗寓含了对生活的哲理反思,提醒人们关注内在品质而非外在物质,同时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生活的瞬间之美。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嫩蕊含芳恰褪冰,此时偏恼少陵人。
颠狂觅酒寻诗去,赏遍西湖几树春。
新诗笔力可天回,万里东风扫冻开。
照眼玉英清彻骨,花神报子亦琼瑰。
客舍袁安雪壅扉,清标廪廪讵容欺。
如今冻解梅无恙,还似高眠甑不炊。
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
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祇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