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的《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商中丞少峰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首句“中外欲交欢,书生虚将坛”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中的和谐局面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中书生们徒劳无功的感慨。接着,“可怜当日狱,乃尔借星冠”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冤狱与今日的权贵借势,表达了对不公与腐败的强烈谴责。
“白昼燕山暮,红云渭水寒”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他年麟阁上,遗像许谁看”则表达了对商中丞少峰英名永垂不朽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公正性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哀悼,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