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刘兰室题墨菊扇寄惠

白团谁写秋风曲,寄我茆斋扫炎燠。

新纨皎洁一尺冰,浓墨淋漓数枝菊。

摩挲双眼老复明,兴入东篱餐落英。

苏仙笔下云雾湿,刘侯句里烟霞清。

一丘养拙南山侧,敢拟柴桑旧时宅。

清节谁怜白发翁,壮怀不倚黄金色。

故人嘉会不可忘,永日清风吹我裳。

长随怀袖送月影,更入箧笥生虹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蓝仁的《酬刘兰室题墨菊扇寄惠》是一首酬答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兰室赠送墨菊扇的感激之情。首句“白团谁写秋风曲”以问句起,既赞美了扇面的墨菊图案,又暗含友人的艺术才华。接着,“寄我茆斋扫炎燠”表达了收到扇子后,清凉之意直驱暑热的欣喜。

“新纨皎洁一尺冰,浓墨淋漓数枝菊”细致描绘了扇面的洁白和墨菊的生动,展现了刘兰室的高超技艺。诗人通过“摩挲双眼老复明”表达对扇子的喜爱,仿佛能借此重拾青春活力。“兴入东篱餐落英”借用陶渊明采菊的典故,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苏仙笔下云雾湿,刘侯句里烟霞清”将刘兰室的才情比作苏轼和刘禹锡,赞美其作品如云雾缭绕、烟霞清丽。诗人自比“一丘养拙南山侧”,表示愿意在田园生活中保持淡泊之心。“清节谁怜白发翁,壮怀不倚黄金色”则表白了自己的高尚节操和不慕名利的情怀。

最后两句“故人嘉会不可忘,永日清风吹我裳”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这份友谊如同清风一般长久。而“长随怀袖送月影,更入箧笥生虹光”则以瑰丽的想象,描绘扇子在夜晚和收藏中的美好景象,寓意友谊的永恒与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墨菊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艺术的共同欣赏。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范伯刚为予作翠屏别墅图因赋云林茅屋歌

我昔结屋依云林,开窗正对浮云岑。

山花烂漫散春色,崖木惨淡垂秋阴。

篮舆欲往空费力,十步五步还坐息。

日斜又向茅屋归,惆怅三年登未得。

范宽生纸写作图,中堂忽见遥峰孤。

白云黄雾自舒卷,湿翠晴岚时有无。

半空石壁悬飞瀑,下有良田艺桑竹。

买牛春雨早归耕,莫遣儿孙忘乡曲。

形式: 古风

重题虚白道院

吾弟再来人,弱龄志神仙。

师事月间老,辛苦二十年。

丹书墨符役神鬼,白日青天致风雨。

元阳真火分济人,不俾世间羸瘵苦。

西山松柏里,仙人有旧庐。

白云长芝草,青霞护道书。

林居圜屋奠八卦,草衣木食参玄化。

宴坐灵龟息渐微,空歌白鹤飞初夏。

青春三十功累成,名列丹台玉署深。

蓬莱官府案行密,特遣仙者来中林。

瓢笠过门日当午,一语不合幡然去。

杖藜挥袂风飘飘,回首云深不知处。

微言至理岂易逢,仙缘尚隔一尘中。

前程怅望鸾凤远,遗蜕偶与蛇蝉同。

学仙求道难如此,拔宅徒劳慕刘许。

我来抚景重兴怀,满林白石空延伫。

形式: 古风

候刘兰室不至

送君上京师,怀君来武夷。

黄花开口向我笑,不肯握手趋东篱。

草堂正在蓝涧底,年年风雨花如此。

架上残编落蠹鱼,尊中浊酒轧浮蚁。

期君逾月君不来,日日鞍马驱尘埃。

军符侯印生白发,石田茆屋荒苍苔。

世上功名休便得,有子况能传父职。

倘入庐山访社莲,为报陶潜久相忆。

形式: 古风

白雪歌

南州大雪从来少,数日山庄三尺厚。

一点游尘着处无,四檐明月连宵有。

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

清池片石叠寒毡,远岫疏松排秃帚。

鸢肩独耸费吟哦,鹤发相辉惜衰朽。

梅清竹瘦转凭陵,鸟仆猿僵罢飞走。

孤烟冷舍自无聊,横宝当途谁得取。

宜消瘴疠拯群黎,忽报丰登随众口。

高士轩中爱煮茶,将军帐下催斟酒。

种石辛勤璧在田,照书烂漫珠盈斗。

阴崖北向云影开,旭日东来涧声吼。

眼前光景渐消磨,石门天柱长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