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元殿题壁

何曾绝岛辟荆榛,无地为宫避战尘。

倾覆爱存惟太后,流离仁有独三臣。

勤王诸路烽烟断,入寇孤军海上陈。

泣血此时飞不散,化鹃啼恨汴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慈元殿题壁》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情感和人文关怀。

首联“何曾绝岛辟荆榛,无地为宫避战尘。”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历史上的艰难困苦与无奈。绝岛象征着被隔绝、孤立无援的状态,荆榛则代表了荒凉、险恶的环境。而“无地为宫避战尘”则形象地表达了在战争中寻求庇护的艰难,暗示了历史上的动荡与不安。

颔联“倾覆爱存惟太后,流离仁有独三臣。”进一步深入历史的细节,通过“太后”与“三臣”的形象,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与忠诚。太后作为权力的核心人物,其生存依赖于政权的稳定;而“三臣”则是忠诚的象征,他们虽然流离失所,但依然坚守着仁义之道,体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坚韧。

颈联“勤王诸路烽烟断,入寇孤军海上陈。”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孤独。勤王之路被烽烟阻断,意味着国家危难之际,救援之路受阻;“孤军海上陈”则形象地表现了英雄在逆境中独自战斗的英勇与悲壮。

尾联“泣血此时飞不散,化鹃啼恨汴杭春。”以哀婉的笔触收束全诗,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悲剧相结合。泣血之泪无法散去,化为鹃鸟,在春天的汴杭城中啼鸣,表达出对历史悲剧的深深哀悼与对和平的渴望。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赋予了诗歌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思考空间。

综上所述,《慈元殿题壁》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361)

梁以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成台

不惮炎陬道路长,空馀危槛倚斜阳。

九疑云暗连江海,大雅风沉忆凤皇。

草色几含新雨露,水声犹作旧宫商。

当时岂厌南巡狩,万古重华一帝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抗风轩

百年心血犹滋草,草色含诗若起予。

先辈一开前代社,后人三复五家书。

山川秀处吟经用,风雨深时思欲馀。

近日艳词秋水濯,阿谁还继曲江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登白云山

拨云高立思漫漫,百粤河山错绣看。

龙穴水从秋涨暖,鹅潭风向午翻寒。

三城总结于湖上,五岭遥通自岳端。

佳气说今犹未散,愿投林下谢衣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韩文公祠

危言一疏出朝簪,庙貌千年在极南。

佛骨却难投水火,鳄鱼偏易逐江潭。

灰馀秦劫摛文大,道继邹儒好辩严。

岂有命穷关五鬼,欲将为铎入烟岚。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