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案上如山一束书,青灯岁月已无馀。
从来笔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货居。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题为《再答吴仲登三绝(其二)》。诗中描绘了案头堆积如山的书籍,暗示了诗人沉浸在学问和修行之中,青灯照耀下的时光显得尤为珍贵。诗人以“从来笔同天人事”表达出知识和智慧如同天道人事般深邃,暗示读书人的精神追求超越世俗的物质财富。最后一句“佛祖如何以货居”,则以佛祖为例,反问如果连佛祖都不执着于财物,那么作为读书人更应坚守精神层面的清贫,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坚守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整首诗寓含哲理,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学术追求和人生境界。
不详
又得南方一信归,君臣父子却饶伊。
五年乳窦峰前路,曾把虚空碎一槌。
惯识春山笋蕨甜,祇今病枕亦馋涎。
杖藜梦入僧窗去,饭饱茶香最可怜。
几年全主又全宾,万里归来托此身。
放出渠侬一头地,始知云月有闲人。
细如毛发绿毵毵,寂寞无人共岁寒。
万壑千岩风雨面,却宜六月坐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