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别浦禅师塔

诸老凋零尽,江湖转忆君。

人经十年换,寺革一番焚。

庭冷池来月,山空塔裹云。

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的《舟别浦禅师塔》,通过描绘舟行江上与对逝去禅师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诸老凋零尽,江湖转忆君”,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诸位年高德劭的老者相继离世,江湖间不觉怀念起已故的别浦禅师。这里的“江湖”不仅指自然界的江河湖海,也暗喻了人世间的生活与情感的流转。

颔联“人经十年换,寺革一番焚”,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十年间,人事更迭,而寺庙也曾经历过一次大火的洗礼。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岁月更替、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颈联“庭冷池来月,山空塔裹云”,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月光洒在冷清的庭院水池之上,山中古塔被云雾缭绕,这样的景象既是对别浦禅师所在之地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尾联“惟应有游衲,时到炷炉薰”,以“游衲”(游方僧)的形象,暗示了别浦禅师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在世间流传。诗人希望游方僧能时常来到此地,点燃香炉,以此方式纪念与缅怀别浦禅师,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敬意与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变迁的描绘,以及对逝去人物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记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佛教文化中“放下”与“超脱”的哲学理解。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台山中十首(其一)

道丧几千载,不复还其淳。

强者用诈力,弱者伤夷沦。

芒芒大块中,何人得其真。

已矣难重陈,吾将谁与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天台山中十首(其二)

千山万山中,翠薜相交罗。

春风来何迟,积雪常峨峨。

折木有清响,采薇闻远歌。

不因寻石桥,长年无人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天台山中十首(其三)

面对香炉峰,朝昏起云雾。

飘飘无定形,忽被风吹去。

去去还复留,半挂长松树。

悠然会我心,政自有佳趣。

形式: 古风

天台山中十首(其四)

四时多幽禽,日日鸣前林。

呼唤烟树重,应答山水深。

静中无别响,独听有馀音。

载歌仍载吟,半晴还半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