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道将仙分,求之不可求。
非关从小学,应是数生修。
蟾桂云梯折,鳌山鹤驾游。
他年两成事,堪喜是邻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名为《赠聂尊师》。诗中蕴含了深厚的道家思想和仙境追求。
"诗道将仙分,求之不可求。非关从小学,应是数生修。" 这两句表达了对道法修炼的理解,认为达到仙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与修行的结果,这种修为不是通过常规学习可以获得。
"蟾桂云梯折,鳌山鹤驾游。"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蟾”指的是月亮之神,而“桂”则是传说中接近于天的树木,“云梯”象征着通往仙界的阶梯;“鳌山”出自《庄子》,是一种可以变成岛屿的巨鱼,引申为仙人乘坐的神异之物。整句描绘了诗人对仙境自由游历的向往。
"他年两成事,堪喜是邻州。" 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些美好事情的期待与喜悦,以及希望能和尊师在同一地方共度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法修炼的思考和对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精神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偏坐渔舟出苇林,苇花零落向秋深。
祗将波上鸥为侣,不把人间事系心。
傍岸歌来风欲起,卷丝眠去月初沈。
若教我似君闲放,赢得湖山到老吟。
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
祗闻留客教沽酒,未省逢人说料钱。
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
九华山叟心相许,不计官卑赠一篇。
人间寺应诸天号,真行僧禅此寺中。
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
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