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公莫舞》由明代诗人黎彭祖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呼公诏公公莫舞”开篇,直接点出主题,劝诫人们不要轻浮地跳舞庆祝,暗示了背后隐藏的深意。接着,“有血不溅鸿门土”,借用鸿门宴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批判。随后,“力拔山兮气如虎,军壁重围逝真主”,引用项羽的典故,描绘了英雄豪情与命运无常的对比,强调了个人力量在历史洪流中的局限性。
“公莫舞,公不见赤帝玉芙蓉,秋郊啼鬼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赤帝(即刘邦)的象征形象以及秋郊鬼母的啼哭,暗示了胜利者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牺牲与悲痛,提醒人们不应仅看到表面的胜利而忽视其代价。
“镐池君,牧羊儿。沙丘祖龙死,霸土云气垂。”这里通过对比刘邦(牧羊儿出身)与秦始皇(沙丘之死),展现了英雄崛起与权力更迭的戏剧性。同时,“霸土云气垂”这一形象描绘,寓意着权力的象征性存在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竖子不足谋,玉斗空尔为。”这两句借用了范增与项羽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智谋不足者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暗示了英雄末路的悲哀。
最后,“公莫舞,请公听侬歌,曲终为乱愁奈何。”诗人以恳切的语气邀请读者倾听他的歌曲,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与感慨,似乎在探讨历史的轮回与人性的复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权力、英雄与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弱点的反思。语言富有韵律感,情感饱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