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香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之美与佛土之净。"伊濑鸣秋麓,香楼隔雨溪"一句,设定了秋天微雨中登山的情境,"伊濑"指的是清澈的小溪声响起来,如同秋虫鸣叫,而"香楼"则是诗人所到之地,隐约于迷雾之中。
接下来的"天形林罅出,山脊雾中迷",展现了山林的神秘与自然界的和谐。"天形"指的是自然形成的景观,而"林罅"则是树木间隙缝的意思,透过这些缝隙望去,山脊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诗中后半段"岸峻灵龛密,沙平野路低。只应观佛土,物物便堪齐"则是对自然景色与佛法境界的结合。"岸峻灵龛密"形容山谷幽深,宛如世外桃源,而"沙平野路低"则表明了诗人行走的小道虽然平坦,却又显得低矮无力。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诗人提出了观赏佛土的主旨,认为在这个环境下,无论是何种事物,都能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美好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宋代文人风格中对自然美感的一次深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