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
名下难居身可辱,却将湖海换西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陶朱公庙》,主要通过描绘对陶朱公(即范蠡)的评价,表达了对智谋与名利之间关系的反思。首句“千篇奏牍漫多知”暗示了陶朱公虽博学多才,但过多的知识并未在实际中展现出非凡的奇策;“百战收功未出奇”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谋并未在百战之中大放异彩,显得平庸无奇。
后两句“名下难居身可辱,却将湖海换西施”则揭示了诗人对陶朱公选择隐退,放弃显赫名声,以换取自由生活的赞赏。他宁愿在名声之外保全自身,也不愿为了权势而牺牲尊严,这与西施的典故相呼应,西施是春秋时期美女,范蠡将其献给吴王以削弱其国力,此处暗指陶朱公用类似的手法来保全自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陶朱公为题材,寓言式地探讨了名利与人品之间的权衡,体现了陈师道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山下游尘不污人,耳边溪水去犹闻。
羡君身世浑无事,坐看青山过白云。
十年闻问不逢人,一面相逢过所闻。
高士不应轻俗士,欲将污脚上垂云。
借子翩翩果下驹,春原随处小踟蹰。
可能炙背春风里,卧把青铜摘颔须。
湖海相忘日自疏,经年不作一行书。
世间惟有韩康伯,肯为渊源住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