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京城遭遇连日暴雨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联“破块鸣条岂是祥,况逢暴涨剧难当”开篇即点出暴雨之非祥瑞,且其猛烈程度难以抵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无奈。颔联“农家晚稻苗应黑,客舍枯槐叶已黄”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对农作物和自然景观的破坏,表现了灾情的严重性。颈联“沼国惧争鱼鳖命,灌城忧犯鼠狐藏”进一步扩展了灾害范围,不仅农田受损,城市也面临洪水威胁,生动展现了暴雨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尾联“空闻洪范徵皇极,调燮深思在位良”则表达了对治理者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阔与破坏力,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管理者责任的探讨,展现了明代文人关注民生疾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