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虎山桥

雨后水初漫,日斜山更明。

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

扫石看题字,临流试濯缨。

桥南一亭好,新得翰林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傍晚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首联“雨后水初漫,日斜山更明”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过后,河水缓缓上涨,夕阳西下,山色更加鲜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颔联“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所在之地的赞美,以及自己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惬意感受。

颈联“扫石看题字,临流试濯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漫步间,清扫石上字迹,欣赏古人留下的痕迹;临近水流,洗涤帽缨,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也是心灵的净化。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桥南一亭好,新得翰林名”点明了诗人的位置和心境。在桥南的一座亭子旁,诗人不仅享受着眼前的美景,还因新得“翰林名”的雅号而感到自豪和满足。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末文人士大夫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憩奉慈庵

松头孤鹤下,石罅乱泉鸣。

入坞疑无路,逢山屡问名。

客行忘远近,僧老废将迎。

一笑出门去,五湖风浪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范世良

弱柳不堪折,相携话水边。

离杯传日暮,归路在春先。

冻雪寒欺马,空江晓渡船。

永怀交际久,况是昔人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菊庄

种菊久成庄,门前水亦香。

花时常把酒,日暮拟为粮。

正色纯无杂,遐龄老未央。

何当事筐筥,来此采馀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萧以信

人道从军乐,谁知误一生。

元戎归旅榇,边将失干城。

草檄今无敌,封侯竟不成。

空遗旧提剑,沦落海西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