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商怨》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庭院的静谧景象。
“小庭露重花知否。” 开篇以问句形式,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神秘与期待的场景。露水轻覆于小庭之上,花儿似乎在静静等待着什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睡一溪杨柳。”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溪边的杨柳,它们仿佛在月光下轻轻沉睡,与上句形成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
“月里开尊,佳人闲雪藕。” 此句巧妙地将月光与美酒相联,同时引入佳人与雪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佳人在月光下品尝着雪藕,既展现了生活的雅致,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浴罢香来螓首。”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女子沐浴后,香气四溢的情景。螓首,形容女子的额头,这里用来形容女子洗浴后的清新与美丽,充满了诗意。
“且潦倒风前残酒。” 在月光与微风中,诗人借酒抒情,表达了自己在夜色中的孤独与感慨。潦倒,既指酒醉的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
“疏影依人,乌鹊栖枝久。” 最后两句,诗人以疏影与乌鹊为意象,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生动画面。乌鹊栖息于枝头,与月光下的身影相互映衬,既有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隐喻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