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津赴绍兴倅八首(其四)

当年我镇卧龙山,曾种千花与万竿。

岁久不知无恙否,因来且为报平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当年我在卧龙山居住时
种植了无数的花朵和竹子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时间。
我:诗人自己。
镇:居住。
卧龙山:地名,可能象征智慧或隐居之地。
曾:曾经。
种:种植。
千花:众多的花朵。
万竿:无数的竹子。
岁久:时间长久。
无恙:安然无事。
否:吗。
因:因为。
来:前来。
且:暂且。
为:为了。
报:告知。
平安:安全,和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吴芾所作,名为《送津赴绍兴倅八首(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深厚的思念和关切。在探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背景:这是一组送别系列诗歌中的第四首,当时吴芾的一位朋友即将赴任绍兴倅,故而有此送行之作。

“当年我镇卧龙山”一句,开篇便设立了一种历史的回顾和空间的场景。这里的“我镇卧龙山”暗指作者曾经驻扎或生活在某个地方,这里用了“卧龙山”的形象来表达一种稳固和壮丽之感,给人以深刻印象。

接下来的“曾种千花与万竿”,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千花”、“万竿”虽然是夸张的手法,但正映射出作者当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热爱。同时,种植这些植物也象征着友情的培育与期望。

然而,随后转折到“岁久不知无恙否”一句,时间流逝带走了最初的情感和景象。这里作者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旧事物是否依然如故的不确定性。这也反映出人生变化无常,时光易逝。

最后,“因来且为报平安”一句,则是诗人的心声。面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情况下,作者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这次短暂的相聚,以确保彼此都能得到平安喜乐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流露,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关切之情。

综观全诗,可以看出吴芾在表达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方面的独特才华。通过对自然景物、人事变迁以及个人的情感变化的细腻描写,诗歌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更展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生命力和情感的力量。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送津赴绍兴倅八首(其三)

汝辞秦邸佐名藩,端为亲庭数舍间。

数舍相望虽不远,争如在侧日承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津赴绍兴倅八首(其二)

山色湖光足自怡,幽栖无一不相宜。

只嫌野外游从少,汝早归来共乐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津赴绍兴倅八首(其一)

读书已负少年时,老大空疏愧我知。

汝肯为余偿此志,虽穷亦是起家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朝宗兼简闽帅

年来知我不如公,日日相思恨不逢。

君若见时须问我,为言老子已龙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