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吕泾野谒横渠祠(其一)

览眺陟雄渭,钦访降周原。

苍松翳广殿,碧岫当崇门。

气畅百形丽,迹胜千古尊。

繄昔此夫子,壮志等昆崙。

折衷既罔谬,为道久弥尊。

微言亦屡示,至德要独存。

悲哉迹自远,邈矣述者繁。

精英顾莫逮,糠秕宁可飧。

讲严理益晦,源涸流岂奔。

幽怀每长喟,景秽言复吞。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康海所作的《同吕泾野谒横渠祠(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古代圣贤横渠先生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通过游览横渠祠堂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先哲思想的深刻感悟。

首句“览眺陟雄渭,钦访降周原”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雄伟的渭水和周原的景象令人钦佩。接着“苍松翳广殿,碧岫当崇门”两句,以苍松覆盖的大殿和碧绿山峰映衬崇门,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出了对横渠先生伟大精神的赞美。

“气畅百形丽,迹胜千古尊”表现了横渠先生的思想影响深远,如同他的足迹一样,被后人永远尊敬。接下来“繄昔此夫子,壮志等昆崙”表达了对横渠先生壮志凌云的敬仰之情。

“折衷既罔谬,为道久弥尊”赞扬了横渠先生在学术上的严谨与正确,他的道义之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受到尊崇。“微言亦屡示,至德要独存”则强调了横渠先生的言论虽简短却深具智慧,他的高尚品德是独一无二的。

“悲哉迹自远,邈矣述者繁”表达了对横渠先生事迹遥远,而能传承其思想的人众多的感慨。“精英顾莫逮,糠秕宁可飧”则是对后世学者难以达到横渠先生的高度,宁愿接受平凡的自我反思。

最后,“讲严理益晦,源涸流岂奔”暗示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可能会导致理解的模糊,就像源头干涸,水流自然停止。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同时也对横渠先生的教诲深感敬重。

“幽怀每长喟,景秽言复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面对污浊的世风,他的话语似乎无法得到应有的回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横渠先生思想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收录诗词(227)

康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 字:德涵
  • 号:对山
  • 籍贯:陕西武功
  • 生卒年:1475--1540

相关古诗词

同吕泾野谒横渠祠(其二)

春游及名里,斋沐升閟宫。

瓣香拜祠下,岂知翳蒿蓬。

殿古瓦半落,台圮甓全空。

回转户牖断,沸腾虫鸟雍。

先帝昔在御,孜孜钦正蒙。

手书西铭篇,所在各一通。

相距五百载,此意谁契同。

康世缙绅重,片言摧华嵩。

安见体圣意,稍稍事尊崇。

我曾忝末裔,修为寡其工。

曲学满天下,无以障颓风。

明发谢祠告,太息伤我衷。

形式: 古风

横渠先生祠

关中多圣灵,儒者昔何疏。

孔尼不到秦,博士曾坑除。

龙虎争战斗,焚溺及诗书。

久之弦诵歇,齐鲁重璠玙。

宋世阐文教,生贤近横渠。

匡世每谈兵,岂真为穰苴。

高明性元远,佛老非崇虚。

讲经撤座虎,悟理听鸣驴。

绝学真继圣,微言切砭愚。

浮名轻簪冕,古服雅儒居。

所以濂洛后,关西擅馨誉。

我来拜祠下,一停恤使车。

祠荒有蔓草,遗像犹俨如。

我问程朱裔,博士出乘舆。

谁能引此典,请之承明庐。

形式: 古风

横渠祠

道启乡先哲,名垂世大儒。

宫墙犹阙里,祠宇故横渠。

撒坐缘归正,悬铭为砭愚。

平生勤仰止,何曰一抠趋。

形式: 五言律诗

张横渠祠

先生优入圣之门,一令云岩迹尚存。

遗得桑麻传父老,沿来孝弟教儿孙。

学宗正脉承先哲,书著西铭启后昆。

庙貌巍峨松桧拱,过游自致万年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