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大川为送别白翁老堂翁老先生荣归之作,充满了对老先生的敬仰与不舍之情。
首句“上臣忧国岂谋家”,开篇便表达了老先生以国家为重,不以个人私利为念的高尚情怀。接着“经济三朝发未华”一句,赞美老先生在三个朝代中虽未显赫,但其治国经世之才始终如一,未被埋没。
“宸鉴即今悬日月”一句,以“日月”比喻老先生的智慧和影响力,暗示其对当今朝廷的重要性。“山林何必恋烟霞”则表达了老先生虽有隐居山林的雅趣,但更看重的是为国效力,体现了其忠君爱国之心。
“旱霖硕望知弥切”一句,借自然界的干旱与雨水,比喻国家的兴衰,强调老先生作为国之硕望,其忧国之心始终深切。“环召新恩定可夸”则表达了对老先生受到朝廷新恩的肯定与赞扬。
最后,“司马自堪骇虏胆,边烽行见靖胡沙”两句,以古代军事将领的典故,形容老先生的声威足以震慑敌人,预示着边境的安宁即将来临。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老先生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高度评价与深情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