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浔阳道中

残冬人在路,朔气重愁颜。

落日下寒郭,乱云生晚山。

短松悬猎网,高岸护渔关。

试问同行客,匡庐何处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行走在浔阳道中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旅途的孤独感。

首句“残冬人在路”,点明了时间背景是冬季末尾,旅人行走在路上,预示着旅程的艰辛与漫长。接着,“朔气重愁颜”一句,通过“朔气”这一寒冷的自然元素,渲染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旅人的愁容映衬出内心的苦楚。

“落日下寒郭,乱云生晚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落日西沉,寒风中的城郭显得格外冷清,乱云翻滚,晚山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画面。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旅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短松悬猎网,高岸护渔关”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短小的松树上挂着猎网,高高的河岸守护着渔民的关卡,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寓意着旅途中的偶然与未知,以及对生活的坚韧与适应。

最后,“试问同行客,匡庐何处还?”一句,以旅人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归途的疑惑与期待。匡庐,即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此处借指归途或心中的理想之地。旅人询问同行者,既是对归途的探寻,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渴望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人的孤独、迷茫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

如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龙潭庵对雨

苔藓空门外,烟萝夹径阴。

春流一涧急,寒雨数峰深。

鸟倦还山翼,云迟过客心。

望中灯火起,人语出遥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舟行杂诗

望去金山小,行来疋练新。

应声潭上树,照影水中人。

双逝凫归岸,孤鸣鹤下滨。

穷年依旅食,何日是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初夏罨画溪泛舟

为看原上桑麻,小艇浮来落花。

树杪云中僧寺,溪边竹里人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登毛公坛

黄屋辞仙阙,玄门向北开。

驱鸡何处去,跨鹤几时来。

残雪窥丹井,清霜肃古台。

寒烟纡缥缈,一望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