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岂不惜俦侣”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感情,他并非轻易舍弃伙伴。接着,“青山招我归”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暗示着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
“论文虚竹屋,避暑净荷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简朴的竹屋里交流学问,穿着洁净的荷叶制成的衣服度过清凉夏日,体现了诗人对高雅学问和简朴生活的追求。
“古道几人共,知音今日稀”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感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共享古道学问的人已经不多见,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最后,“思君当后夜,落月有余辉”以景结情,诗人想象在深夜里思念友人,只有那落月的余晖陪伴,增添了离别的寂寥与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寓含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