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成都有作二首(其一)

四十年间利禄身,平生疏拙任天真。

惭无治迹留青社,喜奉恩华觐紫宸。

去国早逢关右雪,下车还入剑南春。

为怜锦里风光好,不倦从来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至成都有作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四十载宦海生涯中的淡泊与真性情,以及对成都美好景致的喜爱之情。

首联“四十年间利禄身,平生疏拙任天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历经四十年官场生涯,虽追求功名利禄,但内心却保持一份疏远和拙朴,坚持本真性情。这种矛盾又和谐的状态,展现了诗人既在世俗中挣扎,又不失自我本质的复杂心态。

颔联“惭无治迹留青社,喜奉恩华觐紫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绩的谦逊态度。他自认未能留下显著的治理业绩,但欣喜于能够得到皇上的恩宠,亲自拜见皇帝。这一联体现了诗人既不以功绩自夸,又对朝廷的重视充满感激之情。

颈联“去国早逢关右雪,下车还入剑南春”描述了诗人离开京城后,先遭遇了关右的严冬,随后踏入了温暖的剑南之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人生旅途中的起起伏伏,既有艰难困苦,也有温暖如春的时刻。

尾联“为怜锦里风光好,不倦从来作主人”则是诗人对成都美景的深情赞美。他喜爱成都的风光,乐于在此地安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喜爱,也流露出一种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官场的反思,又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成都有作二首(其二)

西指梁岷路屈盘,犹能矍铄据征鞍。

大庭临遣皇恩重,还俗传闻睿诏宽。

峰耸云妆银世界,江深春动锦波澜。

遨头老矣民知否,莫作风流太守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提刑张广民度支射中金钱

百发秋毫不少偏,宜应佳兆中青钱。

鸣弦迅发心先正,破的劳观眼欲穿。

赏劝坐添杯上桂,咏歌宾许幕中莲。

古人一箭功名立,岂止文章独炳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江原张著作善颂堂

构堂宾族聚于斯,屈指高风剑外稀。

七十年尊君乐隐,二千石重子荣归。

溪流石上来清响,岩洞檐前耸翠微。

旧令尹今西处望,江原闾巷正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运判韩宗道赴阙

去岁间关到蜀时,闻君早作促装期。

初疑倾盖无多日,今幸分携已及期。

晓栈直登云里路,腊梅还见雪中枝。

紫宸入觐从容对,剑外民灵荷帝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