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宾主有无俱遣外,行藏须要出常情。
无栖泊处开门户,月到中宵不敢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三十八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日常生活哲理的洞察。"宾主有无俱遣外"意味着在待人接物时,应超越物质的得失,以更超脱的态度对待;"行藏须要出常情"则强调行为举止应超出常规,追求一种不拘一格的自由心境。"无栖泊处开门户"象征着心灵的开放,即使在没有固定依托的时候,也要保持接纳和开放的状态。最后,"月到中宵不敢明"寓意即使在最明亮的时刻,也应保持谦逊和内敛,不张扬自我,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意境,倡导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五十笑他先百步,何如骑马胜骑牛。
不须重较多和少,归到家山即便休。
海运鹏抟日月忙,夜光潜透斗牛傍。
非惟按剑屡生子,瞎眼波斯满大唐。
草履为冠松作钗,一般潇洒眼头乖。
语音只在风檐下,终日无人不下阶。
拔树鸣条浩浩风,雨云翻覆在其中。
千波万浪惊天地,到海方知信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