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怀王础尘同儿曹作

一树梧桐滴露新,清尊高燕更无宾。

西风庭院还今夕,明月天涯念故人。

别剑有光同在斗,生年先甲又逢辛。

相期重践朱明约,岁岁为诗到十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一树梧桐滴露新,清尊高燕更无宾”,以梧桐滴露的清新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梧桐树下,诗人独自举杯饮酒,却无宾客相伴,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西风庭院还今夕,明月天涯念故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西风起于庭院,明月照亮天涯,诗人在这特定的时刻,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友人。这里的“今夕”与“天涯”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增强了思念之情的分量。

颈联“别剑有光同在斗,生年先甲又逢辛”,运用象征手法,将别离的剑光与时间的流转联系起来。别剑之光与星辰共存,暗示着即使分离,记忆与情感依旧如星辰般永恒。同时,“生年先甲又逢辛”则通过时间的循环,表达了生命中不断轮回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尾联“相期重践朱明约,岁岁为诗到十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通过诗歌来纪念这段友情的愿望。这里“朱明”指代夏天,象征着相聚的季节,而“十旬”则是对长久友谊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深厚而持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中秋佳节时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九日王云庵参戎招集东皋即事二首(其一)

将军逸兴浩无涯,翠幕凭高览物华。

己命分弓催绿酒,更烦飞骑送黄花。

孤城夕照明双塔,极浦澄波映万家。

尽醉不知归路远,西风楼堞有吹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王云庵参戎招集东皋即事二首(其二)

东皋昔是登临地,令节兼逢作赋才。

草木始衰吾已老,溪山无恙首重回。

荒台久埽秦佗迹,寝庙仍为汉将开。

或重于生今益信,当年弓剑未南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祝计献臣二首(其一)

嵩台雪里会同人,诗句唯君最绝尘。

屈指十年如昨日,世间容易得千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祝计献臣二首(其二)

湟溪山水号多奇,逸兴高吟益可知。

远道寄言多不达,祝君唯有数行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