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其二)

灯火长安照夜红,丰年乐事万方同。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

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京城长安灯火辉煌的景象,展现出一派繁荣富庶的气象。首句“灯火长安照夜红”以灯火之红艳映衬出夜晚的长安城繁华不夜,流露出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接着,“丰年乐事万方同”一句,直接点明了这不仅是京城的盛景,更是全国共享的丰收之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与歌颂。

“四夷离韎归鞮鞻,南海珠玑属妇功”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四方少数民族归顺,南海的珍宝也归于国家,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统一,以及对边疆治理的成效。这里不仅展现了物质财富的丰富,更蕴含了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的深意。

“绮縠清英呈妙像,空方纤丽见精工”则转向对工艺美术的赞美,通过绮縠(一种精细的丝织品)的精美图案和空方(一种器物)的纤细精致,表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最后,“泰陵内直诸元老,都在春风湛露中”一句,将目光投向了权力中心,描绘了朝廷内老臣们在春风中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场景,既是对朝廷稳定、老臣受到尊重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秩序和谐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国家的统一与强盛、文化的昌盛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赏荷次韵

碧池清泚漾天香,满眼芙蓉似水乡。

映日新妆争绰约,迎风小舞称清狂。

须酬佳客千杯绿,无奈明时两鬓苍。

向晚乘凉各归去,一天朗月浸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叠赏荷前韵

红衣撩乱水泉香,醉眼惊看非此乡。

满目烟霞生物色,无情鱼鸟任猖狂。

翠盘琛丽流明月,宝盖攒罗迥昊苍。

更见一枝然水底,天教神女浴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小屯

小屯不知名,土屋十数家。

少妇时出汲,黄沙没弓鞋。

形式: 五言绝句

清明济上

瀛州三月雪中行,千里寒风到济宁。

道上女郎斜插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