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题惠崇画秋江凫雁》。诗中描绘了对画家惠崇作品的欣赏与赞美。诗人以“老崇学画如学禅”开篇,将学画比作学禅,暗示绘画艺术的深邃与修为的必要性。接着,“中年悟入理或然”表达了中年时对绘画之道的深刻领悟,可能是指在经历了生活与艺术的磨砺后,对画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长江未落凫雁下,舒卷忽若无丹铅”两句,通过长江与凫雁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自然之感。这里的“丹铅”原指绘画颜料,此处比喻画作中的色彩运用,诗人说画面仿佛没有使用任何色彩,却能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强调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定自维摩三昧里,半幅生绢开万里”进一步赞美了画家的技艺,将画作比作从维摩诘菩萨的智慧中诞生,即使是一幅小小的画布,也能展现出广阔的世界。这不仅体现了对画作内容的丰富性的赞赏,也表达了对画家内心世界和艺术境界的高度评价。
最后,“不用并州快剪刀,断取铁围山下水”以夸张的手法,赞扬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够捕捉到自然界的瞬间之美,如同从铁围山下取水一般,不需要繁琐的工具和技巧,就能展现自然的灵动与纯净。整首诗通过对惠崇画作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誉,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